您现在的位置: HR经理人俱乐部 >> HR管理库 >> 薪酬与福利 >> 文章正文 | 今天是: |
合理提薪 能毁了《中国制造》? | ||||
作者:武唯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31 |
|
|||
合理提薪 能毁了《中国制造》?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从打火机到服装,从小五金到电子产品,“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标签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的产业工人不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但国际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在国际经济的划分中,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使用了20多年,但是,当生产产品的每一个环节基本上都赢得了财富的时候,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工人的收入增长却非常微弱,他们的财富并没有得到同样速度的增长。于是社会上提高他们薪水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但由此引出的争论也一直不断。 GDP节节攀升 产业工人收入增长缓慢 从我国所有就业人员的收入来看,制造业产业工人的收入一直处于中等偏下。根据国家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制造业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有所上涨,但总体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十五”期间,不同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仅仅高于农业、建筑业、餐饮业等。在制造业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只提高了68元。有一个网友说,他去年3月到深圳找工作,找了两个月居然没有找到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工作。 在以低端劳动力比较集中的产业中,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2年十二年间,建筑业的这个数据下降了14个以上百分点。 中国制造的含义说明,我国的产业工人也在间接参与各种要素的国际配置。 从全球来看,中国的产业工人收入也是处于低水平的。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介绍,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低于新兴工业国家,也比多数发展中国家低,比发达国家更低很多。但是,从总体上看,比越南、菲律宾要高一些或者基本持平。 据了解,在美国的一个清洁工,即使和中国清洁工干着同样的工作,由于工资的不同,其工资总额占GDP产值的比重却是中国清洁工的20倍。 应该看到,低工资水平在给中国带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从长期看,低劳动力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同时劳动者所得太低,必然导致整个社会收入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市场和生产结构的扭曲,使社会生产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分配,更不利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培育。 优势式微 体力化的“中国制造”竞争力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现在不单单是集装箱、电池占了全球市场一个决定性的份额。据统计,从玩具(占到了世界市场70%)、影印机(67%)、自行车(60%)、手机和鞋以及水泥(50%),微波炉(50%)、个人电脑(40%)、电视机和空调(33%)到冰箱(20%),以及大部分小五金。此外中国还生产了世界35%的煤炭,钢产量是前二、三、四名的总和。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全球,中国也被称为了世界工厂。 从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产品能走向世界,靠的是中国人没有多少创造性的重复体力劳动来获得的。即使如此,中国还没有真正成为世界的加工中心。 据统计,在截至2003年的10年间,中国制造业产出总量翻了一番,占到全球总量的近7%,与此同时,美国和加拿大的商品产出呈现出增长势头,两国产出增长率合计为25%。可见,北美仍是真正的世界工厂。 以做电子商务著称的慧聪集团CEO郭凡生,曾对温州的企业主作了一个小型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哪一家企业把现在职工的工资调高50%,还能继续存活下去。 这种体力式的竞争力在不断受到挑战。首先是企业获利能力。不久前,中国企业联合会日前向社会推出中国制造业500强排名。与2005中国制造业500强相比,2006中国制造业500强盈利能力明显下降。根据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所作的调查,河北白沟生产的中国50%以上的箱包,它的产量的60%以上是贴国际名牌出口的。白沟的企业家,十年前生产箱包可以每个挣5块钱,现在只有5毛钱了,低端制造的收益在迅速的递减。比工人工资、低利润的制造产品,其竞争力是虚弱的。 其次是贸易摩擦。由于我国产品的价格低廉,欧美等国家一直以贸易倾销来制约我国的出口。 第三,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贴牌”产业问题。贴牌生产的结果是,品牌以及零售商抽取的绝大部分利润,留给生产商的利润微乎其微。此外,还存在国内消费市场的培育、外汇压力等等问题。 苏海南认为,以低工资、低人工成本进行国际竞争的空间越来越小。 仅仅依赖低廉的劳动力获得的竞争力逐渐式微。 观点交锋 一线职工薪水涨还是不涨 鉴于中国制造遭遇的种种困境,很多学者主张应该提高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消费能力,降低国际依赖程度。但是,也有人主张,中国仍然需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目前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涨还是不涨,是一个问题。 经济学界知名人士樊纲,近几年在各种场合称赞“贴牌产业”,并认为它是中国产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他认为,在这个阶段,由于需要获得成本优势,“血汗不可避免”。即使是在DVD专利事件之后,国内一些大型企业每年都要为使用国外某些核心技术,支付给跨国公司高额的专利使用费时,樊纲依然认为“无论从成本还是效果看,提高制造业工人的工资都是不现实的。 长城战略咨询公司也这样认为,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优势,是中国制造业得以崛起的基础条件。 实际上,从资本、土地、劳动力、管理等要素在全球参与分配的结果看,目前,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并没有改变。我国制造业的利润下降也是这个格局的结果。因此,很多学者希望通过提高中国制造从业人员的工资来制约资本强势。并通过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制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来化解中国制造竞争力式微的境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常凯教授认为,劳动力成本增加并不意味着竞争力完全丧失。因为投资环境也很重要。各地应该在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环境上多下功夫。同样是该校的教授唐矿也认为,人工成本增加对企业竞争力和境外资本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看人工成本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如果人工成本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那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力就会下降,相反,如果人工成本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增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认为,从国内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供给情况来看,近两年出现的供给短缺,是市场选择下的必须要提升工价。劳动力短缺,连同缺电、缺煤、缺土地等等,共同的含义是:缺量的实质是其价需要大升。 苏海南认为,在低端制造的领域,廉价劳动力的确可以保持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但是,中国不能依赖这样的竞争力。”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更应该依赖发展中高端产品。他认为,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这些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需要提高,不仅如此,企业还应该提高员工培训的支出。因为员工的培训也属于人工成本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中国制造的可持续的竞争力。他说:“即使是在低端制造领域,工人的工资也应该提高。改革成果,国民应该同享。” 事实上,中国要制造自己的大飞机,不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怎么能够实现? 编辑:青慧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入会章程 | 招商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管理登录 | |跨境菊桔韩妆公众号:jjhz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