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HR知识库 | HR管理库 | 政策法规 | 案例集锦 | 企业管理 | 资格认证 | 经理人库 | 图片中心 | 下载中心 | HR·社区 | 
您现在的位置: HR经理人俱乐部 >> HR管理库 >> 培训与开发 >> 文章正文 今天是:
培训如何为公司创造利润
作者:renaults    文章来源:hroot.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29    
          ★★★ 【字体:

培训如何为公司创造利润


近期读了《与公司共命运》这本书,感觉到书中有许多新颖且给人启发的观点,尤其是书中提出的“每个员工都要全力以赴的为公司赚钱,这是每个员工的职责和使命。公司所有的员工和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公司赚钱;因每个公司要产生利润,就必须依靠开源节流。不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人最低限度也应成为节流高手。否则浪费会使公司利润大打打扣”等观点更是给我深刻的印象。今天在这里我想就培训工作如何节流并为公司创造价值及利润的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然有的人不免有疑问,培训还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吗?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当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主持人请他用一句话总结他多年来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舒尔茨上台时讲的这句话是:“对人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在摩托罗拉公司,每花1美元投资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三年每年提高30美元的生产力。可见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层面,培训和学习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这已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一致共识。



我有时与一些部门车间培训管理员沟通,要求他们推进本部门培训工作时,他(她)们会说,我也想开展这项培训,可是手中资源太少。言下之意是,我个人极想去做,但是人力资源部不给我们相关资源。这句话乍听之下,似乎有点道理,但仔细一思索,实际是在为自己找借口。生活有如炒菜做饭,不能等到所有的菜备齐了再去下锅。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等到全部资源都具备了再去推进有关工作。企业的培训工作固然重要,却不紧急,这就决定了公司在整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把主要资源投入到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上。没有了抱怨和借口,发挥“干毛巾里拧出水”的精神,培训工作该怎样配合公司的总体战略和公司现状,来最终实现为公司创造价值和利润的目标呢?个人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七大途径低投入的开展培训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组织员工观看VCD光盘课程的方式。培训前还可以首先将VCD内容吃透,根据内容制作一套课程讲义,然后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班次,并将现场讲授和VCD播放配合在一起,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推进与某些品牌企业或在某方面有特色的企业开展互访交流,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管理上的实务经验;



三是充分挖掘整合内部培训资源,尤其要发动更多集团公司内部中高层主管亲自担任讲师。目前除变压器车间第一主管面对全体员工、喷涂车间第一主管召集全部班组长,在利用周日或下班时间开展有关现场安全、杰出班组长培训外,变压器车间、元器件车间的培训管理员在紧张工作之余,也纷纷抽空编写教材,认真备课授课。集团公司电脑中心在开设电脑基础培训班时,更是组成了一个内部讲师团,大家依次轮流上台授课。



四是开展各企业间内部兼职讲师免费互训,锻炼自己内部的讲师队伍,同时吸收其他企业一些优秀的思想理念。



五是开展公司内部兼职讲师在各车间部门间的互相培训。



六是在企业内部经常开展一些大型读书会,各部门车间就某本书籍的读后感心得共同分享,推进组织学习。



七是经常在内部开展一些大型培训讲座活动。



总之,培训管理员要更多地与部门车间主管沟通,并说服发动部门车间一级主管亲自登上讲台,为员工集中授课。借此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教练文化和学习文化。我们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卓越的讲师。这要靠我们自己动手,自编教材,多上讲台,多去授课。这是当前我们开展培训工作能够为公司贡献利润,创造价值的核心环节,也是符合公司总体战略,切合实际的可行做法之一。



另外我们能创造价值的核心环节之二是能够把各部门车间的各方面好的经验进行固化,沉淀,总结形成案例或公司如“分裂繁殖制等方面好的管理经验汇集。

网友跟帖的观点:

ERUN
我想上面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企业内部培养培训习惯。但是,大家知道自古以来,中国的很多技术和经验的传授方式都是由师父在临终时候才告诉徒弟,而“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古语流传至今还有很多人奉为至理名言;大家记得猫师父与老虎徒弟的故事吧,那也是说教徒弟一定要留一手才能自保的(这也是至今很多古代高超技艺失传的主要原因吧)。所以楼主的方法虽经济有效,但由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一定能够实施,即使实施了也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这种内部培训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一定的指标进行培训绩效的考核,具体的考核方法需由楼主根据自己公司内部的情况开展,我这里有一个国外的一个方法推荐给楼主,不知道楼主是否听说过,希望可以有一定的启发。

我在周永亮博士的新书《中国企业的执行问题 》中读到:IBM公司的“长板凳计划”,考核某一部门负责人是否有资格晋升的主要的指标不是只看他业绩做了多少,更主要看他在自己领导的团队中是否培养出了优秀的接班人,而且培养的“板凳队员”越多,即板凳越长,越有机会晋升。如果在他升职后没有人可以即刻接替他的工作,从外面招聘或者其他部门调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必将造成公司一些运行环节不顺畅,再优秀也不可能得到晋升。

用如此方法进行激励和考核,如楼主所言在企业内部打造大批的培训师的计划,应该可以施行成功。而每个师父/培训师都会很尽心尽力的带好徒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这样不但不会“饿死”,反而是自己可以吃得更好的前提条件。


STEPHENQIU

所谓的“先培训,后上岗”固然正确,但是在企业实际上,许多的工作技能还是必须通过“干中学”才能得到最高的效果,岗前的培训毕竟大多只能起到制度的、文化的、理论的作用。


楼主的经验之谈,想必与许多同在企业界的朋友们是一样的处境,面对需要培训的员工,但是欠缺有力的资源支持,如何采取低成本的方式来达到培训的效果。

我个人的建议是,培训必须在考核之后进行,没有经过考核,绝对无法了解不足之处为何。

假设员工的考核结果由高而低为A、B、C、D、E五级,那么在考核项目等级为A、B者,进行深化培训;考核项目等级为C、D者,进行强化培训;而等级为E者,建议淘汰或重点改善。如此可在培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利用资源,不仅更具有针对性,也更能降低成本。

此外,勿忘记在培训之后还是要进行考核,即所谓的三级考核(在很多培训书籍都有介绍,在此不予赘述)。

还有其他网友的跟帖就不在此摘录了。

(编辑:an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HR·经理人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