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HR经理人俱乐部 >> HR管理库 >> 培训与开发 >> 文章正文 | 今天是: |
挖掘本心:如何通过培训提高员工执行力? | ||||
作者:张会亭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9 |
|
|||
最近几年来,学术界、培训界有很多专家大师都在强调执行力,我们也看惯并听惯了太多有关执行力的著作和培训,并不断受到一些如:《自动自发》、《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一系列用“愚民”思想来“奴役”员工的“革命书籍”的骚扰。但只可惜的是,一阵狂风过后,一切就都又恢复平静。 正所谓,“培训前萌动,培训中激动,培训后冲动,冲动后盲动,盲动后乱动,乱动后不动”。我们看到了非常壮观的一条培训发展曲线。犹如一颗流行划过夜空,最后只给你留下了一场美好的回忆,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非常凑巧的是,我在6月中旬用8天时间先后到了上海、温州和深圳三地,在与4家分别来自建材、鞋服、电子、家电等行业的客户的深度沟通中,大家都心有灵犀地提到了员工的执行力困惑和进行相关培训后效果不大的问题,看来这样的问题还是非常普遍的。亟需我们尽快挖掘到它的真正根源。 那么,过往的这么多无效的执行力培训,究竟是企业的培训组织者错了,还是受培训的员工错了?其实都没错,而更多的是培训讲师错了。现在有人可能马上要跟我急,急切地追问“错在哪里?”其实就错在对执行力的肤浅理解上。 两种错误的执行力培训思想根源: 在关于执行力的培训领域,一直盛行有两种培训思想,并以此衍生出了两种无效的培训模式。一种就是非常冷酷的军事化“铁血政策”,与之相反的则是另一种非常温情并且煽情的励志培训。当然还有第三种是不伦不类的,那就是早已被演绎成“高价体育课”的所谓拓展培训。 1、对军事化、服从性换取执行力的批判 显而易见,《自动自发》、《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革命书籍”都是在诉求军事化,企图以军事化的高压政策和绝对服从来换取员工的执行力。这很显然是犯了一种致命的想当然的错误。你要是还在天真地以为现在的企业员工都可以在法西斯专政模式下的企业里忍气吞声,那你就是大错特错了。 德鲁克先生曾经专门著书论述过“知识工作者”与“体力工作者”的本质区别。在产业工作时代,对大多数以计件取酬的“体力工作者”,只要充分强调整齐划一的服从性,便自然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效率来增强员工的执行力。但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是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了。我在今年3月份曾经专门为商界杂志撰写过《信息时代的管理挑战》的文章,很多在企业官方根本不允许的事情,员工都可以在网络上继续实现“地下互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对正在面对如何管理好80后一代员工的大多数企业而言,这些员工特有的社会属性(真正意义上的独生子女)和非常赶巧的时代属性(通信及互联网的普及时代),都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管得住我的人,你管不住我的心。”所以,过去屡试不爽的高压猛灌培训方式和高度强调服从的培训思想,现在自然就没戏了。 再者,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正视的是,适合军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未必就能适合企业。因为军队里执行任务强调统一性,而企业却要强调多元性和创造性。例如: 军队里可以有罗文那样的高度自觉的好士兵,能够没有任何一句废话地自行把信送给加西亚,但如果把他放到企业却有可能因为过于“自我”和“自闭”而容易走很多弯路。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军队里不发工资并且通常不许跳槽,一旦私自做逃兵就会被判为“反革命”,而企业里却是尽管你给员工发着工资,他却在有一天感到不爽的时候,仍然可以来一句“大爷我不伺候你”而潇洒离去。企业照样拿他没辙。 军队里打仗时可以要求战士“做而不想,想而不说”,而只需认真听,认真执行,而企业里如果也这样做的话,便会人为地扼杀了员工的创造性和个人智慧的融入,最后成了一个事必躬亲的老板带领着一群点头哈腰的饭桶。 因此,单纯意义上对企业员工进行“极左”的服从性教化,这样的培训是注定行不通的。 2、对励志类、唯心派换取执行力的批判 说到励志类培训,我恐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传销、保险行业的那一套让人亢奋的口号。这不得不说是励志培训最终“变调”的一大悲哀。 市面上,我们经常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经典的“励志”言论,比如: 我是最棒的。 只要我想要,我就一定能得到。 我天天闭上眼睛想我有100万,那么一年后我就会有100万。 太棒了,这么大的困难居然落到我的头上。 …… 纯属扯淡。 这些老师如果不去通过忽悠全国的学员来四处圈钱,而让他们在家里凭空去想那100万,再想他也一样是穷光蛋。 这些所谓的励志培训,其实就像人吃了劣质壮阳药一样,刚开始很亢奋,事后便极度疲软,甚至连原本的健康状态和精神头都没有了。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人可能没有认真思考它的失败根源。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的案例来做启发: 想想许多在日常工作中原本都非常本分、非常严谨的人,为什么一到了迪厅的热烈环境中便也会跟着大家把头摇的很欢? 再想想许多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沉默寡言的内向小伙儿,为什么一旦喝醉酒之后却往往也能滔滔不绝、语惊四座? 这一切都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其实就是一种“非理性的亢奋状态”。在这种非理性状态下,员工的所有承诺和表现尽管充分体现了“真我本色”,但我们一定不要忘了这种“特定”的亢奋环境,千万不要非常乐观甚至天真地认为员工果然教化过来了,这是不大完全可能的,或者起码是有相当难度的。 事实屡屡证明,那些蹦迪时摇头很欢的人,回到单位里照样非常冷峻;那些酒后滔滔不绝的人,回到单位里酒醒之后照样少言寡语。 还要我再说什么? 一个人在亢奋状态下的表现,尽管确是“真我”,却只能营造一种迷惑的假相,就像周瑜当年迷惑蒋干一样。 这才是许多所谓的励志培训“培训时亢奋,培训后疲软”的真正根源。 3、对拓展培训真正价值的质疑 与上述两位唯心派励志老师相辅助性衍生出来的,就是一些所谓的“拓展培训”,窃以为,这些隐性的体育项目,等大家都做滥而彻底丧失新鲜感之后,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堂高价体育课。和上述的励志培训没有太大区别,一文一武,遥相呼应,都没有解决什么实质问题。 一提到拓展培训,我恐怕许多参与过的人都会有过痛哭流涕的真实经历。不过,客观来说,自从我大学毕业后投入工作以来,我参加过拓展培训不下10次,但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拓展培训上哭过。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我是铁石心肠,但我想问大家的是,“你如果第一次尚且哭过的话,后来再参加的时候,你还会哭吗?” 我这决不是故意找茬的混账话,而是对现在全国几乎千篇一律的那几个户外拓展体育课程,大家究竟还能产生多少来自心灵的震撼? 这里可能还会有人说,全国人民这么多呢?13亿人每人“拓展”一次,就足够你发财了。“拓展”过的人不好懵,就去懵那些没“拓展”过的。这种天真的想法其实跟“全国人民每人给我捐1块钱我就马上成为亿万富翁”是如出一辙。要知道企业也会有舆论的,一旦有相当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受训企业都知道了“拓展培训其实就是高价体育课”之后,想想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会是什么样一个传播速度。 因此,单纯意义上“隔靴搔痒”般的拓展培训,注定会最终沦为一堂“自娱自乐”的体育课。等着吧。 究竟该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真正执行力? 前面我批判了一大堆,那么肯定会有人急切地反问我,究竟该如何通过培训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执行力? 我认为是“在理性的状态下挖掘本心”,这里的“挖掘本心”,明显有别于励志培训中亢奋状态下的“真我流露”,因为那是用一种特殊的虚无缥缈(这个词语是我上海的建材客户老总的原话)的环境来诱导大家暴露了自己原本从内心根本不愿暴露的东西,所以他们是被动的,是不情愿的,等一旦清醒过来会马上回过头来极力掩饰的。他当时说过的话现在可能会否认,当时做过的承诺现在可能会不予确认甚至断然拒绝。 正因为如此,真正主动地让员工“挖掘本心”才更显得弥足珍贵。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营造一种理性的真实环境(而决不能是上述的虚无飘渺的诱导环境),这种环境首先一定要真诚,然后每个人真正挖掘你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你理想的发展途径和发展结果是什么?(除了傻子和个别实在顽固不化的人,绝大多数人在内心深处都有追求进步、图谋发展、有所成就、得到认可的真实愿望的) 为了有效确保能真正地达到挖掘本心,建议不妨选择一个特殊的“务虚”例会,由领导先带头发言,就是明确说让大家畅谈自己的发展愿望、理想追求,同时真诚地检讨一下自己过往工作中的不足,对哪位下属的误会,对哪些工作的没有尽职,对哪些失误确实是自己的责任,并且欢迎在场的每位同事都来提出对自己中肯的批评和建议等等。 如此下来,领导开了头之后,在这样一个非常理性而又冷静的环境里,刚开始大家都诚惶诚恐,没有敞开,但气氛来了之后,大家慢慢就进入状态了,于是便一个一个地挨个传递开来。一场最初设定的“理想务虚会”慢慢被潜移默化地演变成了一场“理性反思会”和“互助建议会”。但其“理性”的基调却始终未变,一旦会议结束后,大家深感绕梁三日,刚才会上大家给自己提出的批评和建议能马上被用于自己实际工作的改进之中。有效地巩固了会议的宝贵成果。 我自身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培训实践证明,这种理性状态下的“挖掘本心”确实是有一定实用效果的。因为每个人在工作中混久了慢慢就成了一张“画皮”,同事及上下级之间每个人都不愿也不敢说真话。大家都感觉很累,自己其实感觉更累,但又总是不能狠下心来自行揭掉这张“画皮”,而上述的“挖掘本心”则非常有助于大家在一个特定的理性环境里来共同撕开长期贴在自己脸上的这张“画皮”,共同来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足,让彼此都来呼吸一下久违的真实和清新。 现在终于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相信大家也会充分来抒发自己的真实需求和希冀,那么,一旦等大家都把思想症结理顺之后,在日后的工作中便必将会焕发出新奋斗精神,所谓执行力的提升,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后续预感: 等我发表完这篇文章以后,我料想肯定会有相当一批有上述类似从业的培训讲师跟我急,因为这篇文章的观点砸了他们的饭碗,捅破了那件早已破旧不堪的“皇帝的新装”。但我相信,事实终究会伴随着实践的验证而水落石出,作为给别人授课的培训讲师,自己不思进取也同样会惨遭淘汰。 (编辑:海燕)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入会章程 | 招商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用户留言 | 管理登录 | |跨境菊桔韩妆公众号:jjhz98 | ||||
|